武宁县全力打造“最美小城”样板区
时间:2019-11-22 14:30 来源: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admin 点击: 次
穿行于庐山西海的碧波之上,从一条最美水上高速公路抵达武宁。阁楼飞舟、水送山迎,临一派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守一座宜居宜业的最美小城,武宁人的幸福遍布城乡阡陌,缱绻于山水之间。
(一)
探访一座城市,扑入眼帘的,不是其独特的文化与厚重的历史,而是城中独有的色彩。千岛竞秀、群山叠翠,“绿”无疑是山水武宁最为夺目的一抹色彩。
坐拥这方上天恩赐的山水,武宁人坚持规划先行,擘画城市蓝图立足生态、多着“绿意”,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一流设计团队,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实现建筑风格、密度、色彩、天际线的有机统一;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完成了老城区防洪、排涝、停车场等专项规划设计;突出重要节点和特色打造,完成了武宁之窗景观生态修复工程、西海最美岸线初步设计等一批重点工程规划设计。
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工作中,武宁全过程引入公开公示机制,不断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强化规划效能监察,从严规范批后管理,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
统一的城市秩序、鲜明的城市特色、美好的城市生活,突出显山露水、山水融城,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思路,武宁着力打造“城在湖中、人在画中”的最美小城。
(二)
走进武宁心怡水湾幸福小区,智能安防随处可见,外墙粉刷一新,环境舒适干净,治安井然有序,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一股和谐温馨之风扑面而来。
可之前并非这番景象。建于2005年的心怡水湾幸福小区是武宁老城区较早的封闭式小区,基础设施日趋陈旧,功能配套残缺不全,“脏、乱、差、杂”等问题一度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去年,该县对该小区进行改造提升,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极大改善。“过去我们小区可没这么好,现在绿化、墙面等全都焕然一新,住在这里特别开心。”居民冷先义道出切身体会。
让“幸福小区”居民切实感受幸福,这是武宁坚持生态为先、民生为本的生动实践。近三年来,该县秉承“城市双修”理念,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3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135个,目前已完工113个。镶美“窗口”,扮靓“面子”;做实“里子”,提升“内涵”……武宁人以工匠精神“内外兼修”,精雕细刻“最美小城”。
贯通环湖绿道,镶美城市“窗口”。武宁投入约2亿元在高速武宁出口至县城间区域打造“武宁之窗”城市门户风光带,建设了四大功能分区和八处景点,通过16公里生态慢行绿道串连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城市环湖健康生活圈,并将西海湖纳为了城市内湖,为城市增添了灵气。
下足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面子”。该县着力推进98个老旧小区改造,硬化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12万平方米,今年已投入资金1亿元重点推进天水名都等10个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力争到明年所有老旧小区全面实现改造提升;推进老城外立面改造,将人民路、古艾路等打造成功能完备、品质一流、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精品示范街;全面推进道路“白改黑”工程,已完成豫宁大道、建昌路、古艾路、交通路、人民路等交通主干道改造,协和大道改造即将完工,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畅通地下管道,做实城市“里子”。“同流合污”的地下管道如同城市肿瘤,是典型的“城市病”。自2017年起,武宁向“肿瘤”重重开刀,完成13公里长主干道进行地下管网改造,新铺设管网累计总长96公里,构建起雨污分流管网系统,目前城区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污水处理厂年平均进水COD浓度超过每升130毫克;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界牌断面柘林湖水域被评为全省唯一的Ⅰ类水质水域。全面推行“地下停车”,所有新建小区一律按1:1比例配置地下停车位,老城区部分重点地域也相应增设了地下停车场。
景城融合发展,丰富城市“内涵”。西海湾景区全面提档升级,成功打造西海湾灯光秀、桥中桥画廊、大型实景演出《遇见武宁》等景城一体精品项目,并建设了直升机通航基地和飞乐航空飞行营地,艺邦康养风情酒店、华夏水上乐园、国际网球中心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山水武宁更添魅力、更具生机。
做工“最实”,催生“最美”。去年,武宁捷报频传,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弘孝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十佳避暑康养小城等国家级荣誉,并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今年5月,在第九届全国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会上,武宁成功上榜、再获殊荣。
(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美好的背后离不开巧手兴城、精心管城。
在推进城建项目中,武宁严格实行“五个一”“五环链接”“五方主体”的工作机制,按照“书记抓督查、县长抓调度”领导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实施主体、一张工作时间表”运行机制,强化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责任落实,先后抽调213名干部一线服务,严格项目序时进度,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地抓好推进。通过倾注感情抓项目、精雕细琢铸精品,确保内外兼修、里外同质,确保每一个工程都成为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廉洁工程,每一个项目都是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共建美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广大群众既是利益受惠者,更是建设主力军,如何让市民主动参与到城市治理之中?武宁创新“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机制,构建“专业城管+全民管城”新模式,以“群众主体工作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从“城管”到“管城”,思路一变,面貌一新:整个武宁城区以24个片区网格化划分至108个县直及条管单位,实行片区、社区、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宣传、巡查和卫生大扫除,通过点上集中突破、线上有效延伸、面上整体推进,真正实现“全民管城”;推行“党建+城管”,建立社区与单位“心连心”联合党支部23个,让单位党员干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每个小区、道路由片区责任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双重管理;相关职能单位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小区、进门店的“五进”宣传,通过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小手拉大手”等多措并举,引导市民摒除旧习俗,弘扬新风尚,真正形成了“城市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共识。
城市管理重在抓常抓长,积累宝贵经验,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该县相关部门结合职能先后开展道路、小区、市场、公园等示范创建活动,通过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打造样板、示范引领,形成城市管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集中开展市容秩序、餐饮油烟、扬尘、夜宵烧烤、“牛皮癣”和线乱拉、道乱占等专项整治,以整治促规范,建立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小区物业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
以生态打底,着绿色绘城,与文明同行,武宁人交出漂亮的“城绩单”:在2018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考核中,武宁荣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在今年上半年考核中位列全市榜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武宁笃行躬践,步履铿锵!
(一)
探访一座城市,扑入眼帘的,不是其独特的文化与厚重的历史,而是城中独有的色彩。千岛竞秀、群山叠翠,“绿”无疑是山水武宁最为夺目的一抹色彩。
坐拥这方上天恩赐的山水,武宁人坚持规划先行,擘画城市蓝图立足生态、多着“绿意”,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一流设计团队,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实现建筑风格、密度、色彩、天际线的有机统一;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完成了老城区防洪、排涝、停车场等专项规划设计;突出重要节点和特色打造,完成了武宁之窗景观生态修复工程、西海最美岸线初步设计等一批重点工程规划设计。
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工作中,武宁全过程引入公开公示机制,不断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强化规划效能监察,从严规范批后管理,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
统一的城市秩序、鲜明的城市特色、美好的城市生活,突出显山露水、山水融城,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思路,武宁着力打造“城在湖中、人在画中”的最美小城。
(二)
走进武宁心怡水湾幸福小区,智能安防随处可见,外墙粉刷一新,环境舒适干净,治安井然有序,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一股和谐温馨之风扑面而来。
可之前并非这番景象。建于2005年的心怡水湾幸福小区是武宁老城区较早的封闭式小区,基础设施日趋陈旧,功能配套残缺不全,“脏、乱、差、杂”等问题一度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去年,该县对该小区进行改造提升,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极大改善。“过去我们小区可没这么好,现在绿化、墙面等全都焕然一新,住在这里特别开心。”居民冷先义道出切身体会。
让“幸福小区”居民切实感受幸福,这是武宁坚持生态为先、民生为本的生动实践。近三年来,该县秉承“城市双修”理念,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3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135个,目前已完工113个。镶美“窗口”,扮靓“面子”;做实“里子”,提升“内涵”……武宁人以工匠精神“内外兼修”,精雕细刻“最美小城”。
贯通环湖绿道,镶美城市“窗口”。武宁投入约2亿元在高速武宁出口至县城间区域打造“武宁之窗”城市门户风光带,建设了四大功能分区和八处景点,通过16公里生态慢行绿道串连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城市环湖健康生活圈,并将西海湖纳为了城市内湖,为城市增添了灵气。
下足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面子”。该县着力推进98个老旧小区改造,硬化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12万平方米,今年已投入资金1亿元重点推进天水名都等10个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力争到明年所有老旧小区全面实现改造提升;推进老城外立面改造,将人民路、古艾路等打造成功能完备、品质一流、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精品示范街;全面推进道路“白改黑”工程,已完成豫宁大道、建昌路、古艾路、交通路、人民路等交通主干道改造,协和大道改造即将完工,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畅通地下管道,做实城市“里子”。“同流合污”的地下管道如同城市肿瘤,是典型的“城市病”。自2017年起,武宁向“肿瘤”重重开刀,完成13公里长主干道进行地下管网改造,新铺设管网累计总长96公里,构建起雨污分流管网系统,目前城区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污水处理厂年平均进水COD浓度超过每升130毫克;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界牌断面柘林湖水域被评为全省唯一的Ⅰ类水质水域。全面推行“地下停车”,所有新建小区一律按1:1比例配置地下停车位,老城区部分重点地域也相应增设了地下停车场。
景城融合发展,丰富城市“内涵”。西海湾景区全面提档升级,成功打造西海湾灯光秀、桥中桥画廊、大型实景演出《遇见武宁》等景城一体精品项目,并建设了直升机通航基地和飞乐航空飞行营地,艺邦康养风情酒店、华夏水上乐园、国际网球中心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山水武宁更添魅力、更具生机。
做工“最实”,催生“最美”。去年,武宁捷报频传,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弘孝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十佳避暑康养小城等国家级荣誉,并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今年5月,在第九届全国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会上,武宁成功上榜、再获殊荣。
(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美好的背后离不开巧手兴城、精心管城。
在推进城建项目中,武宁严格实行“五个一”“五环链接”“五方主体”的工作机制,按照“书记抓督查、县长抓调度”领导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实施主体、一张工作时间表”运行机制,强化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责任落实,先后抽调213名干部一线服务,严格项目序时进度,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地抓好推进。通过倾注感情抓项目、精雕细琢铸精品,确保内外兼修、里外同质,确保每一个工程都成为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廉洁工程,每一个项目都是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共建美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广大群众既是利益受惠者,更是建设主力军,如何让市民主动参与到城市治理之中?武宁创新“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机制,构建“专业城管+全民管城”新模式,以“群众主体工作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从“城管”到“管城”,思路一变,面貌一新:整个武宁城区以24个片区网格化划分至108个县直及条管单位,实行片区、社区、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宣传、巡查和卫生大扫除,通过点上集中突破、线上有效延伸、面上整体推进,真正实现“全民管城”;推行“党建+城管”,建立社区与单位“心连心”联合党支部23个,让单位党员干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每个小区、道路由片区责任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双重管理;相关职能单位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小区、进门店的“五进”宣传,通过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小手拉大手”等多措并举,引导市民摒除旧习俗,弘扬新风尚,真正形成了“城市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共识。
城市管理重在抓常抓长,积累宝贵经验,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该县相关部门结合职能先后开展道路、小区、市场、公园等示范创建活动,通过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打造样板、示范引领,形成城市管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集中开展市容秩序、餐饮油烟、扬尘、夜宵烧烤、“牛皮癣”和线乱拉、道乱占等专项整治,以整治促规范,建立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小区物业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
以生态打底,着绿色绘城,与文明同行,武宁人交出漂亮的“城绩单”:在2018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考核中,武宁荣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在今年上半年考核中位列全市榜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武宁笃行躬践,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