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清新整洁、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新环境——萍乡市经开区社管五局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纪实
时间:2019-09-27 14:40 来源: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拆除乱搭乱建、清理屋前屋后、修补破损路面……连日来,在社管五局各村的安置小区内,随处可见头戴草帽、挥汗如雨的干部群众,他们头顶烈日、不怕蚊蝇,忙着清理垃圾杂草、美化小区环境,得到辖区群众的点赞。
8月份以来,经开区社会工作管理五局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集中开展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度整治辖区“脏乱差”现象,让道路更洁、环境更净、小区更美,实现了辖区环境“大变样”。
高标准,严要求,领导一线抓落实
多年来,一些小区因受相关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尽管抓了多次但都出现反弹,“脏、乱、差”成为久治难愈的“沉疴”,垃圾乱扔、违规搭建、乱堆乱放等现象依然存在。加之少数居民对环境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落后的生活习惯弊端认识不足,使环境整治工作成效不佳。
“必须要下决心整治,彻底改变原来的脏乱差现象”。8月份开始,社管五局党委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推进,并对整个辖区进行了明细分工,明确了整治内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班子成员蹲点挂村、靠前指挥,现场指导协调,现场解决问题。同时积极组织村委人员召开布置会,对各小区存在的“疑难杂症”做梳理,“对症下药”找方法,明确任务不完成决不收兵。
齐动员,广参与,攻克难点集中治
东西乱扔、杂物乱堆、棚子乱搭、房屋乱建、蔬菜乱种等现象是农村居民生活“通病”,也是此次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
清泉村清泉小区是建成不久的安置小区,小区内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当中,建筑垃圾乱堆问题比较严重,村民随意在动工的房屋地皮上种菜,屋前屋后清理意识不强,环境整治难度大。
为此,整治行动小组制定以排为单位,“排长”带头,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的工作模式,引领左邻右舍主动清理屋前屋后的杂物。萍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志愿服务队,进入小区协助卫生整治。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有力地推动了集中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完成“变身”的清泉小区,成了居民王阿姨的“心头喜”,每每碰到住在别处的朋友,就会称道一番:“现在这个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啦,屋门口搞得干干净净,路都铺平了,清爽整洁又畅通,带小孩出门也放心很多……”
经过一系列整治,各小区常年脏乱差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搞宣传,做思想,真心互动减阻力
“村民是人居环境集中治理的主体,要想搞好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观念。”社管五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邓绍洋说。
为此,社管五局组织人员,通过以布置会、标语、微信平台、整改通知书和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重视环境卫生,参与综合整治。
上柳源村白茅塘小区建立较早,很多住户为图方便,“棚子乱搭”现象比较普遍,火炉室、杂物仓库随处可见,既影响小区容貌,也存在安全隐患。上柳源村委会、理事会组织人员深入该小区,仔细排查小区内的乱搭乱建违规现象,对违规搭建的住户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白茅塘居民胡立文家中开超市,为求方便在一楼搭建铁棚作为仓库,上柳源村党总支书记漆洪辉,多次到胡立文家里沟通,甚至晚上八九点还在登门做工作,渐渐使他从原来的不理解、拖延到最终诚心接受拆除铁棚。
在短短一周内,白茅塘小区拆除乱搭铁棚、铁皮屋近2000平方。如今再走进白茅塘小区,道路两侧除了绿化带,原先的铁棚、铁皮屋都不见了,小区更加靓丽了,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村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动员村民主动拆除违规搭建,维护公共环境,引领文明新风。”上柳源村村委工作人员李锋说道。正因为有了群众的参与支持,人们对环境卫生由观望、等待、回避的消极态度转化成了主动、自愿的自觉行动,有效促进了环境综合整治的规范化、常态化。
重督导,建机制,标本兼治惠民生
由社管五局党委班子牵头,对各安置小区环境整治情况开展不定时督导,坚持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思路,着力在抓长期、长期抓上下功夫,确立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日常保洁管理、实施‘门前四包’”的工作机制,坚持轮岗督查和“属地管理”原则,并将整治行动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村年度目标管理考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我们以前的环境整治工作只限于清理垃圾,这次综合治理重点工作包括卫生整治、拆除违建、升级硬件设施等。”社管五局党委书记姚新德介绍说,“让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逐步培养出村民主人翁意识,实现各村在村容村貌上更大的改变和长期保持。”
截止目前,全局共出动大小挖机等机械40余次,人工500多人次,对全局4个行政村(社区)14个安置小区的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清理垃圾300车,清理乱堆乱放1100余处,拆除违章砖混屋1000余平方米,拆除违章铁棚2300余平方米,清除荒草及乱栽乱种12000余平方米。
如今再走进经开区社管五局,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洁净多了、违建看不到了、居民更讲卫生了……辖区内14个安置小区上下一心、全民参与,全力打造清新、整洁、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