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辐射带动和集聚效应于一体--江西省新余市打造村镇联动典范见闻
时间:2013-07-03 08:59 来源:江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 作者:admin 点击: 次
近年来,作为江西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新余市致力村镇联动建设,各镇整体实力不断提高,辐射带动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到2012年年底,全市小城镇总人口68万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59%。
规划联动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
新余市辖16镇、10乡、382个行政村。近年来,新余在村镇联动上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主一辅、一廊五镇”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高标准、高起点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市域一体《新余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把全市317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来科学规划和设计。以市域规划为纲,全面修编完善了11个中心镇总体规划、示范镇控制性详规和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城乡交通等专项规划,全市乡镇总体规划和行政村建设规划覆盖率均达100%,初步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各镇在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引领下,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重要地点、主要街道、产业园区、居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各镇本着“宜工则工、宜贸则贸、宜游则游”的原则,明确自身发展道路,形成了一批商贸重镇、旅游新镇、工业新镇、生态新镇。各村镇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镇域产业整体呈现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特点,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流通业、特优钢材加工、苎麻夏布、绿色食品、花卉苗木、旅游休闲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仅2012年,2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完成销售收入近100亿元。近年来,近20万农民进入城镇。
项目联动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
在推进村镇联动中,该市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和载体,推行重大建设项目联动,加快医疗卫生、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广电通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综合配套水平,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增强村镇公共服务功能。市、县(区)每年共计安排4200万元的小城镇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各中心镇按照“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系统”的原则,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以项目为主抓手,3年来,共安排重点项目285个、总投资44.6亿元、完成项目165个。目前,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4.59%,污水处理率达60%,人均道路面积达13.25平方米。全面推行村镇垃圾专人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办法,村镇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6%。该市还先后开通了9条城区至分宜、仙女湖、高新区和部分乡镇的公交线路,总长近200公里,惠及群众78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
体制联动推动农村居民市民化
在推进村镇联动中,该市注重城乡体制联动,着力在城镇行政管理、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农村建设、创业政策、农村经营、金融体制、农业投入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村居民市民化。对具有发展比较优势的重点镇推行“扩权强镇”管理体制,赋予中心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优质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全面向农村延伸,农民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全市统一城乡居民身份,目前“一元化”户籍管理共换发居民户口簿1.4万户、近5万人,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与城镇居民一样拥有同等发展机会。在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前提下,推行农村土地流转体制,农业用地有序流转到农业公司,农民可以就地实现就业。同时,整合和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农民用宅基地换房,成为有房的农村市民。启动中心镇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切实满足困难农民在城镇的基本住房需求。目前,8个乡镇申报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累计建设1620套, 第一批预拨资金4887万元已下拨到位,农民在村镇也能享受同城里人一样的住房保障。同时,该市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免费为农民建房设计新房型,近两年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149户,有效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该市还统筹城乡就业,深入挖掘城镇建设管理中的就业岗位,积极引导进城进镇就业;鼓励有利扩大就业的行业、产业加快发展,让农民在家当工人;推进农村经营集约化,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建设。